范周 l 脱贫攻坚战,文化不能缺席
中国有古语“扶贫要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外国亦有名言“影响人贫困或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的素质”。可见,在摆脱贫困这个问题上,人类有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要真正拔除穷根、消除贫困,最终需要从文化和思想的精神层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把文化作为转变思路的突破口、另谋发展的加油站,将精神力量化为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让贫困人口自发主动地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亦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能看出中央一直在强调文化和精神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脱贫路上,文化不容忽视,它是枪也是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不能缺位。
文化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个地区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经济方面的贫困,也是文化精神上的贫困。物质贫困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硬性指标上,关系到人们的温饱问题。物质经济上的“输血式”扶贫,虽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难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当前部分地区的部分贫困人口脱贫后又再次返贫的问题就是证明。文化贫困则是软性的,它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文化上的空白,关系到地区的内涵式发展问题。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思想滞后,对奋斗获得幸福的认知不强,扶贫变成了“养懒汉”。
改造贫困文化、遏制返贫现象、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其关键和根本还是扶贫对象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而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文化上的穷是“根”上的穷。文化脱贫解决的是思想意识问题,发展观念问题,社会文明问题,对物质脱贫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中,关键要激活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在思想认识上、教育培训上和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将文化“种”到贫困对象的心上,提升他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步引导人们重视文化和创新的力量,认识到文化既可以起到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又可以成为转变思路的突破口、另谋发展的加油站。
当前文化扶贫的两大问题
不平衡
一是物质脱贫和文化脱贫的不平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贫困人口减少6800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物质脱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文化脱贫却相对欠缺。有的贫困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活动经费短缺、专业人才匮乏、文化土壤贫瘠。当前,大部分地区的脱贫考核主要包括人均纯收入、住房条件、基本医疗、社会养老等物质脱贫指标,缺乏对精神文明脱贫情况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对文化脱贫认识的不足。
二是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就目前我国文化扶贫情况来看,县级文化扶贫占据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乡、镇、村文化扶贫资源较少,真正最需要扶贫的乡村成了文化的“孤岛”。物质扶贫和文化扶贫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扶贫工作“治标又治本”。
三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扶贫既是思想、智力层面的提升,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的路径。目前的文化扶贫多着力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建设上,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但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不足,“农业+文化”的产业创新不足。
不充分
一是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充分。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但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提供的服务内容缺少设计,供需环节有待畅通,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
二是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程度不充分。当前不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仍煮“大锅粥”、吃“大锅饭”,“所供非所需”,对地方特色、社会结构和扶贫对象的需求和针对性服务不充分,没有起到有效的思想文化教育作用,还造成文化扶贫资源的浪费。
三是贫困地区的数字化发展不充分。贫困地区的互联网环境相对滞后,不利于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发展。
四是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人才资源不充分。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团队,专职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且不稳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有限,不利于持续发展的扶贫工作需要。
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基础一环:建立文化脱贫指标
建立文化脱贫指标是文化脱贫的基础一环。文化脱贫指标可以从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思想文化水平三方面制定。具体来说,教育水平可以包含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支出等;科技水平包括参观科普展览次数和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会次数;思想文化水平包括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互联网普及和电视覆盖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灵活动态的文化脱贫指标,切实有效地对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水平进行评估,在机制上弥补只进行物质脱贫指标考核的不足,建立起强有力的全面考核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贫困地区的孩子正在读书(图片来自网络)
重要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文化脱贫的重要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当前“互联网+”趋势,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让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成熟,文艺创作不断繁荣,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充实。
农村网络文化站惠及百姓(图片来自网络)
一是要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发展的硬件环境。实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发展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政策上推进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这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向贫困地区的倾斜。整合基层分散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固定设施与流动设施、数字网络设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和有效覆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辐射广、传播快、共享性强的优势,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村务、电子农务”建设,借助信息的传播实现文化领域的多维度交流,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网络。
二是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向贫困地区输送各类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结合数字内容建设,根据贫困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内在需求及当地特色,开发适合他们的文化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与当地资源相关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讲座视频资源或者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相关方面的网络培训课程。充实“乡村舞台”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要培育贫困地区村级文化阵地和队伍,促进文化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扶贫作用”。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文艺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增加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岗位,种好文化“庄稼”,让农民自主参与到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
关键一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脱贫的关键一招。文化脱贫最终还是要实现贫困人口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目标,通过产业脱贫,能够实实在在的让贫困人口的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民族特色刺绣产业化发展(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或民族地区,很多地区的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可以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民生工程,鼓励贫困地区依托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演艺、文化旅游、艺术品等产业,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非遗产品、民间演出和乡村文化旅游。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快捷、易分享的特点,推进“互联网+文化”,发展农村电商,扶持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加强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风格和整体风貌,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乡镇、街区和古村落,扩大农村就业。引入社会力量,促进多元融合,把贫困村建设成具有文化特色的示范新村,不断繁荣贫困地区经济,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结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实现真正脱贫,需要文化的支撑。幸福美好的生活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让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刨掉穷根、消除贫困。
参考来源:
新华网,《文化扶贫措施多》
光明日报,《扶贫路上不能少了文化助力》
朱成全,《中国精神文明指标体系的选取、测量与提升对策》
曾力,《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路径创新研究》
曲蕴,《文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END
责任编辑 | 朱鑫峰
后台编辑 | 朱鑫峰
校 对 | 宋立夫
推荐阅读